导读:在长沙这座现代与传统交织的城市中,古树名木早已成为一部分历史的见证。它们默默生长在城市的角落,见证着时代的更迭与变迁。2025年3月17日,长沙市在马栏山视频文
在长沙这座现代与传统交织的城市中,古树名木早已成为一部分历史的见证。它们默默生长在城市的角落,见证着时代的更迭与变迁。2025年3月17日,长沙市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举办了“守护古城岁月的古树名木”活动,正式发布了四条涵盖古树名木的生态旅游线路,旨在通过古树的保护与展示,带领游客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根据长沙市林业局的最新统计,长沙市内共计有古树名木6194株,其中包括206株一级古树、458株二级古树和5330株三级古树。还有200株名木,它们代表着长沙独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符号。为了让这些古老的生命在现代都市中生长,长沙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通过普查、档案建立、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了古树们能在最好的环境下延续生命。
2025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实施,为长沙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法律的保护,长沙市的古树名木进入了法治化、数字化管理的新阶段。与此市政府还将“法治护航、科技赋能、文旅活化”相结合,以确保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得以长久保存。
在活动现场,一棵300多年的古樟树引起了许多参观者的关注。这棵古树诞生于清朝康熙年间,见证了马栏山从一个普通小村庄蜕变为如今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这棵古樟树曾因年久失修而面临困境,但在2022年得到及时的救治,如今它依然站立在这片土地上,成为城市变迁的一个活见证。
为了让更多市民与游客了解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长沙市特别推出了“长沙古树名木生态游”四大主题线路。这些线路涵盖了多个古树名木景点,游客不仅能欣赏到古树的宏伟与美丽,还能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例如,东线的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至画里小河生态旅游区路线,游客可以在这里看到树龄超过千年的樟树与罗汉松,感受到大自然的古老魅力。
西线则以岳麓山与岳麓书院为主要景点,这里拥有树龄超过800年的香樟。岳麓书院不仅是文化的圣地,也是古树名木的栖息地。游客在游览书院的可以品味儒学大师朱熹亲手种下的古树,感受到古树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南线和北线也各具特色,南线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百年石榴树与城市现代景观结合,让游客在悠久的树影中感受到校园的文化氛围。北线则以烈士公园和黑麋峰为主打景点,尤其是黑麋峰上的四照花树,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古树远瞻之地。
长沙市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对这些古树名木进行全面管理,为古树提供科学的养护与修复措施。通过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更加高效与精准,为后代留下了更完整的文化遗产。
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旅广电局局长易鹰表示,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遗产,更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长沙将挖掘这些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长沙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
长沙市通过这些努力,既保护了珍贵的古树名木,也让这些绿色的生命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长沙古树名木生态游”的推出,古树名木不再是静态的遗产,而是活跃在现代城市中的文化符号。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古树的自然之美,更能感受到它们承载的历史与故事。通过这条绿色之旅,古树名木将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新的生机,为城市的文化传承与自然保护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