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运营 >   正文

AI诊疗能否取代医生?成都实测结果给出答案

导读: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也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点领域。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多家医院已开始接入DeepSeek,推动医疗智能化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也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点领域。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多家医院已开始接入DeepSeek,推动医疗智能化的进程。随着这一技术的兴起,一些观点开始浮现——AI会不会取代医生,甚至让医生失业呢?在此背景下,我们记者联合成都某医院的医生进行了一次实地,深入探讨AI诊疗是否真的能替代传统的医疗体系。

DeepSeek中医问诊实测:是否能代替医生的判断?

记者在220日进行了DeepSeek的中医问诊。提出了鼻塞、不通气,但不咳嗽、不流鼻涕的症状,要求AI开具一个中医处方。DeepSeek的回应中列出了三种可能的病因:鼻炎、外感风寒或肺脾气虚,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虽然AI能够迅速提供一个初步的处方,但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李涛主任指出,这种诊断并不全面。中医诊疗要求望闻问切,其中舌诊和脉诊是重要的诊断依据,AI无法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获得这些关键信息,导致其判断可能不准确。通过这次,我们看到了AI问诊的优点,也发现了其在精准度和个性化上的短板。

AI诊疗引发的危机感:AI能否超越人类专家?

随着DeepSeekAI工具的普及,很多医生对AI在医疗领域的渗透感到了一定的危机感。四川省第三退役军人医院的黄维副主任医师表示,AI在一些领域对医生的帮助非常显著,尤其是在放射科。AI的深度学习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到许多细小的病灶,甚至超越人眼的识别能力,例如肺结节的检测。在肿瘤筛查领域,AI技术已经展现出了超越人类专家的能力,准确率甚至超过了传统的人工判断。正因为如此,部分医生开始担忧,AI会逐渐替代一些传统的医生岗位。

AI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影像学,许多医生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AI将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AI能够迅速处理患者的基因数据,依据循证医学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提升整体诊疗效果。

AI会不会取代医生的岗位?

有专家提出,AI或许会替代一些特定岗位,尤其是病理学和检验类的细分专业。这些领域的医生培养周期长,而AI则能通过快速的学习和数据分析,缩短其成长过程。成都医学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汪力主任表示,AI在某些岗位上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可以将需要几十个医生完成的任务缩减为几个。这使得对医生的专业要求也会水涨船高,未来的医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尽管如此,AI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在某些复杂和疑难病例中的作用。汪力认为,AI在处理一些急性病症或疑难杂症时存在局限,特别是在临床判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医生的经验和临床直觉是AI目前难以复制的优势。AI与医生的角色,可能更像是互补,而非对立。

AI诊疗的短板:复杂病症需要临床综合分析

AI在一些特定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但面对复杂的病症,它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短板。汪力提到,AI处理复杂病例时,往往只能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而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临床推理。例如,在一些危重症患者的诊断过程中,AI给出的诊疗建议可能缺乏针对性,且往往忽略了病人的个体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许多医疗场合,医生的临床判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黄维也提到,影像学领域的AI能够发现潜在病灶,但在病灶的性质识别上,AI依然需要依靠医生的进一步分析。AI的识别能力虽然强大,但在定性判断上,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医生在AI辅助下做出的最终诊断依然至关重要。

AI诊疗的未来:超级助手的角色

对于AI在医疗领域的许多医生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汪力认为,AI能够解放医生的繁琐事务,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病人的沟通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AI可以自动处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填写病历、开具医嘱等,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医生的负担。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有可能在中医诊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李涛指出,未来AI可能结合望诊、舌诊、脉诊等中医独特的诊断方式,通过智能化手段更加精准地捕捉患者的健康信息,成为中医诊疗中的得力助手。

综合来看,AI并非医生的对手,而是可以成为医生的重要助手。AI将在疾病筛查、早期诊断、临床决策支持等方面提供帮助,并逐渐成为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I技术与医生的协作,将是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将推动医学科研与临床应用的突破。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