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居民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类康复需求。康复治疗不仅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还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传统的市区治疗模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居民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类康复需求。康复治疗不仅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还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传统的市区治疗模式往往给患者带来了不便,长时间的往返既消耗体力,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对此,奉贤区在基层社区服务中作出了积极回应,通过不断优化康复体系,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示范性康复中心之一,近日迎来了全新升级。新增的康复病区不仅提升了整体服务功能,更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治疗选择。此前,尽管该中心的康复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居民康复需求的日益增长,升级后的病区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多层次的需求。新设的康复病区面积达到980平方米,配置了现代化的康复辅助设施,且配备了专业的康复医疗团队。无论是神经损伤、脑卒中后遗症,还是膝关节、髋关节置换后的康复需求,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65岁的徐先生是首批入住病区的患者之一,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令人瞩目。此前,他一直依赖市区的康复门诊进行治疗,而随着病区的开设,他可以选择更近的社区服务。在这里,康复治疗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体力恢复,更注重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综合治疗。徐先生的家属对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最初的轮椅到如今可以自主行走,病房内的康复服务让他恢复得更快。”
与此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引入了外部专家的力量,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每周,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及区中心医院的专家团队都会深入中心进行查房和指导。专家们不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还帮助中心医护人员提高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康复中心负责人王鹏表示,社区医院作为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能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为综合的治疗,避免了频繁往返市区的麻烦,且住院治疗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除了南桥镇,奉贤区其他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康复服务能力。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中心拥有一流的康复设施,包括腕关节智能机器人、上下肢主被动训练系统等先进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陈丽丽科长介绍道:“我们依托区域医联体的优势,建立了完善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无论是急性期、稳定期还是恢复期的患者,都能在这里得到适合自己的治疗。”通过这一体系,患者能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得到及时的康复干预,从而加速康复进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在这样的体系下,西渡街道的居民也从中受益匪浅。72岁的阳女士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在接受了康复治疗后,不仅顺利摆脱了轮椅,还恢复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阳女士表示:“这里的医生、护士和康复师都非常专业,服务也特别贴心。我能恢复得这么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与村居、居委、长护险机构等多方合作,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之家”,形成了医院、社区、康复站点和居家康复的多层次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了更多便利,专业的康复师每周下沉到各个站点,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陈丽丽透露:“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不仅提供医院和社区的康复服务,还根据病情和需求,提供居家评估与治疗。”
随着康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奉贤区的居民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区域医联体的协作与资源整合,医疗服务不仅突破了传统医疗院区的界限,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康复治疗选择。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面对奉贤区卫健委也表示,将加快推进社区康复中心服务功能全覆盖,依托医联体平台整合更多医疗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康复治疗服务。通过不断优化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满足辖区居民多样化的康复需求,奉贤区的社区康复服务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上一篇:缺氧不缺信仰,履职尽责彰显担当
下一篇:鱼胆中毒危机与安全食鱼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