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运营 >   正文

穿越热带雨林,体验爱尼族的生态智慧

导读:我们一行人来到西双版纳景洪市东南四十公里处的曼么村,和来自北京、济南的两对母子一起,探索这里的原始热带雨林。不同于以往的景区旅游,我们的目标并非游览已经人气消退

我们一行人来到西双版纳景洪市东南四十公里处的曼么村,和来自北京、济南的两对母子一起,探索这里的原始热带雨林。不同于以往的景区旅游,我们的目标并非游览已经人气消退的爱尼古寨,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热带雨林的怀抱中,亲身感受那种生机勃勃的原生态环境。

 

杰二是当地爱尼族的村民,他居住在景洪通往中老边境的国道旁,竹楼简朴却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杰二总是带着一丝憨厚的笑容,他带领我们深入雨林,向孩子们讲解各种植物和昆虫,仿佛将我们引入了一个神奇的自然课堂。

他指向一座造型独特的竹楼,楼顶倒扣着两只水瓶,阳光下反射出微微的光泽。杰二随即指着楼下的一根柱子,柱子四周堆着几根短木头。他的话语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这是雨林中的智慧,传承了爱尼族世代相传的生存之道。他的一番话让我对这片热带雨林的敬畏之情愈发深厚。

 

在杰二的引领下,我们进入了密林深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冠洒在湿润的地面上,斑驳的光影在我们的脚下跳跃。雨林中的大树高耸入云,树干上盘绕着粗壮的藤蔓,宛如巨蟒一般,令人叹为观止。我们边走边听杰二讲解植物的故事,他一一介绍着这些雨林中的常客,从香料植物到具有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走过一条蜿蜒的小溪,杰二在水边停了下来,他弯腰捞起几块鸡蛋大小的石头,熟练地在一块较大的石板上摩擦。不一会儿,石头上便出现了三种颜色:红、黄、黑。杰二把这些颜色印在孩子们的脸上,告诉他们这是爱尼人的祝福。冰凉的触感传递着一股原始的仪式感,孩子们的脸庞与雨林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仿佛融入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一路走来,终于进入了一片开阔地带,三只秋千从高大的树上垂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荡起来,笑声在空中回荡。这里的竹子粗大且紧密地依偎在一起,透着生命力。突然,杰二蹲下身,从竹子的小洞里掏出几条肥硕的竹虫,毫不犹豫地将一条放入嘴中。我和同行的人不禁倒退一步,感到有些不适,但杰二依然笑着解释:这是我们雨林中的美味,富有营养。他似乎在教我们如何在这片大自然的怀抱中,顺应生命的馈赠。

前行,杰二在一丛灌木中发现了一个长脚蜘蛛,蜘蛛群密密麻麻,像一个足球那么大。个体虽小,但它们的长腿却显得格外醒目。他笑着解释:这也是雨林的自然馈赠,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蜘蛛,杰二还捉来了一团蚂蚁,带着它们的生命气息咀嚼下去,仿佛在品味这片土地的精华。

 

走在这片自然的天堂中,杰二轻声提示我们停下脚步,他指向远处的树枝,那里正盘着一条翠绿的竹叶青蛇。它静静地蜷缩在枝头,仿佛一个宁静的守护者。杰二低语:它是雨林的一部分,我们与它们共生。那一刻,我也不由得沉浸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

杰二特别提到的橡胶树,令孩子们格外好奇。它不仅为爱尼族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还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提供了来源。孩子们惊讶于这种植物竟然能与他们穿的胶鞋、日常看到的轮胎紧密相关,仿佛将日常生活与大自然的关系一一连接起来。

 

在果园里,杰二带着孩子们采摘菠萝蜜和柚子。尽管山路陡峭,孩子们在泥泞中跌倒几次,但能够亲手摘下十几斤重的菠萝蜜时,那份成就感足以弥补所有的疲惫。杰二熟练地用刀划开菠萝蜜的外皮,甜美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充满了大自然的味道。

 

最令我惊喜的是,杰二在一棵树上敲下几颗红色的果实。它们呈三角形,表面闪烁着蜡质的光泽。杰二将这些果实串成手链,亲手为我们每人编了一条。那股清香让人陶醉,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与温暖。

 

午餐时间,杰二带领我们品尝了哈尼族特色的野炊。竹子做成的桌子上铺着干净的芭蕉叶,烤鱼、肉串以及竹筒米粥香气四溢,味道扑鼻。每个人都有一只竹制碗,享受着原始且温馨的餐点。

 

饭后,杰二和孩子们一起在森林中搭建应急避难所。他用藤蔓、树枝和芭蕉叶构建了一个简易的小屋,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生存技巧。接着,他用背包中的捕猎工具展示了如何用原始的方式获取食物。这些技艺,都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智慧。

 

夕阳渐渐西下,杰二带我们告别时,暮色中的雨林显得格外神秘。红豆手链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们不仅学到了雨林中的动植物知识,更感受到了爱尼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对于这片土地的尊敬与感恩,也深深植根在我们的心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