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已经好几年没去雍和宫了。今天,原本没有计划去的,和前女友在附近扫街,顺便她也想进去看看。她一直没去过雍和宫,正好今天时间合适,天气也不错,于是决定去一趟。转眼间
已经好几年没去雍和宫了。今天,原本没有计划去的,和前女友在附近扫街,顺便她也想进去看看。她一直没去过雍和宫,正好今天时间合适,天气也不错,于是决定去一趟。转眼间,已经是正月二十,时间已经过了正午,想必游客应该少了一些。
刚进入大门,我就愣住了。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数百人排着队,站在法物流通处门口。售票口前的人不算多,可是这一排队的人却让雍和宫的平静氛围被打破了。这里不应该是人群集聚的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心中不解的我还是带着疑惑买了票。回忆起之前的记忆,法物流通处是供信徒们自费印刷佛教书籍的地方,其他人可以免费拿取,这么多人来这里做什么呢?直到临走时,才得到了答案。
雍和宫的售票口是第一个景点,很多人却忽视了这个地方。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三面牌坊,建筑气势不凡。这样的布局在乾隆时期的许多重要宫殿中都能找到,比如颐和园的万寿山、景山的寿皇殿等,都是采用这种三座牌坊式的布局。这里的牌坊不仅高大,而且用的是明黄琉璃瓦,匾额上雕刻着乾隆皇帝的亲笔书法,每一座牌坊都显得无比庄重。
从售票处出来后,是一条百米长的甬道,道路两旁是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它们将整个雍和宫装扮得格外威严。这里的“迎宾大道”仿佛为每一个进入的人揭开了这座寺庙的神秘面纱。大道尽头便是昭泰门,原本是王府的大门,乾隆时期经过了改造,门的设计与其他王府明显不同,它是三重门的结构,墙体上铺设着黄色琉璃瓦,雄浑而典雅。
通过昭泰门进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典型的寺庙布局。墙壁上悬挂着高大的经幡,钟楼和鼓楼分别位于东西两侧。这里是寺庙的核心区域,正中是一个小广场,北侧安放着两座碑亭。亭子里陈列的是一块碑,这块碑上用汉、蒙、满、藏四种文字刻写着雍和宫的历史和改造情况。碑亭的设计风格与其他宫殿一脉相承,透露着浓厚的乾隆时代气息。
进入雍和门后,迎接的是雍和宫的核心建筑。雍和门的建筑风格非常具有代表性,单檐歇山顶的造型上铺设着明黄琉璃瓦,这使得它在一众建筑中显得尤为醒目。雍和门内部供奉的是弥勒佛,而在两侧则是四大天王。站在这里,所有进入的人都变成了香客,虔诚地进行着拜祭。而我们则显得有些格外,原本计划拍照的我,突然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赶紧收起了相机。
从雍和门前行,是一座碑亭,里面有一块四方形的大碑。据说这块碑被称为《喇嘛说》碑,它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由于时间的推移,碑亭的玻璃罩已遮挡了许多细节,使得游客参观时无法如愿近距离观察。碑亭两侧是东西配殿,东侧供奉的是密宗的神像,西侧则供奉显宗的菩萨像。密宗的神像形态怪异,像是大力金刚和牛头怪,而显宗则供奉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人形神像,表现出佛教不同派系的艺术风格。
前行,便是雍和宫的主殿——这座殿本是雍亲王的银安殿,外观气派非凡,单檐歇山顶的设计搭配琉璃瓦的明黄色,显示出非凡的皇家气息。在主殿前,站着一座青铜的须弥山,这座须弥山的来历神秘莫测。相传当年在挖掘雍亲王府基时,竟然发现了这座须弥山,而这个地方曾是明朝时期的太监宿舍。这样神秘的物品出现在这里,背后有着无法言说的神奇故事,因此也成了许多香客朝拜的目标。
雍和宫供奉的佛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和弥勒佛,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特别是在释迦牟尼佛的雕像周围,盘龙藻井的设计十分精巧,龙形盘绕而上,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接下来是永佑殿,这是雍正皇帝的寝宫,也是雍和宫的一大亮点。这里供奉的是横三世佛像,其中包括无量寿佛、药师佛和狮吼佛,代表着佛教的三个世界——东方的琉璃世界、混沌世界以及西方的极乐世界。走进这里,我不禁感叹,这些佛像的庄严气氛让整个空间都变得肃穆而神圣。
再往深处走,我们进入了法轮殿。这座殿是雍和宫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它的前后卷棚抱厦和五座金顶,使它显得尤为突出。法轮殿内部供奉的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坐像,雕刻细腻,佛像的庄严神态让人无法忽视。特别是大师身后那精美的紫檀围屏,雕刻的五百罗汉山,细节之处无不展现着精湛的工艺。
虽然游客纷纷离开,但对于我来说,雍和宫的魅力并未完全展现。前行,我们进入了“花园区”。这里有许多值得欣赏的景点,昭佛楼便是其中最值得一看的。它供奉的是一尊金丝楠木雕刻的佛像,雕刻上镂空了99条龙,这座佛像是雍和宫最为珍贵的宝贝之一。
除了昭佛楼,万福阁更是雍和宫的最大亮点。这里供奉的是一尊18米高的弥勒佛像,整尊佛像由一整块白檀木雕刻而成,堪称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对于任何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万福阁无疑是这次朝圣的高潮所在。
参观完万福阁后,虽然香火已经渐渐消退,但依旧有两座殿宇未曾探访。一个是戒台殿,据说是六世班禅讲法的地方,另一个则是雍和宫博物馆,那里展示了大量从西藏带回的佛教宝物,如象牙云披肩、嘎巴拉念珠等。这些宝物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都是无法忽视的珍品。
雍和宫,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除了是信徒烧香祭拜的地方,更是学习佛学的“大学”。这里的四个扎仓,相当于佛教的四个系:显宗、密宗、时轮和药学。每一位香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雍和宫的香火一直旺盛,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自己的愿望和希望。通过祭拜和祈愿,年轻人们希望菩萨能“对口帮扶”,满足他们的各种心愿。虽然这一信仰形式看似有些新奇,但它也恰恰说明了这座寺庙依然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朝拜。
雍和宫的烟火,伴随着这座寺庙的历史与信仰,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