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熊导航 >   正文

竹山硒茶盛开春韵,茶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导读:3月29日,十堰市竹山县举行了第三届“武当山茶”开采暨竹山硒茶新闻发布会,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媛亲自为竹山硒茶代言,并向社会各界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来到竹

329日,十堰市竹山县举行了第三届武当山茶开采暨竹山硒茶新闻发布会,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媛亲自为竹山硒茶代言,并向社会各界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来到竹山,品味这里的富硒之珍,与春天的茶香邂逅。这一场茶香四溢的发布会,不仅展示了竹山硒茶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竹山县,作为中国著名的茶乡,山水风光如画,茶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茶历史悠久,茶园遍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赋予了竹山硒茶非凡的品质。竹山县位于北纬30度世界级优质茶叶黄金带,土壤富硒,水源清冽,气候温润。得益于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竹山硒茶无论是从香气、口感还是保健价值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竹山县致力于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竹山硒茶·品冠天下的品牌为依托,结合茶香十里·竹山乡遇的山水之旅,吸引了大量游客走进这片茶香弥漫的土地。

发布会现场,竹山的茶农们通过一系列精心准备的茶文化展示环节,向嘉宾们展现了竹山硒茶的制作工艺。从茶叶的采摘、杀青到揉捻,每一道工序都体现了竹山茶人的匠心精神。伴随着采茶舞的舞动,传统的茶艺表演也给现场增添了不少色彩,展现了竹山人民对茶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茶香弥漫,观众们不仅在品茗中感受到茶叶的鲜美,更在文化的熏陶中体会到竹山的独特魅力。

 

竹山县的茶产业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茶叶生产上,更加注重产业的延伸与创新。竹山县目前已建成了超过30万亩的生态茶园,年产茶叶达1.56万吨,综合产值高达60亿元。茶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增长,4万多农户因此受益,20万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有效提升。与此竹山县通过打造茶叶产业链,培育了多个骨干企业和茶叶经营主体,形成了茶叶、茶饮、茶醋等多个衍生品的全产业链。竹山硒茶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逐步走向了国际市场,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

竹山县的茶产业发展并不仅仅依赖茶叶的生产,更加注重茶旅的融合发展。竹山的山水如诗如画,梅花谷、圣水湖、五福龙井等美丽的茶山景点,成为了游客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县里精心规划了1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将茶园、乡村、山水融为一体,游客们可以在品茶、采茶、游山的过程中,深度体验竹山的自然与文化。在茶旅的推动下,竹山县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热衷打卡的热门景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闻发布会的一大亮点是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竹山研究中心的揭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阮建云在会上详细介绍了竹山县的土壤硒含量以及茶叶的硒含量。他指出,竹山县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可达35.87 mg/kg,远高于国家标准的富硒土壤标准。竹山硒茶的硒含量范围在0.73 mg/kg2.97 mg/kg之间,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长期饮用竹山硒茶,能够有效帮助抗氧化、抗衰老、降脂降糖,增强免疫力,成为现代人健康生活的好伴侣。

竹山硒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已经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竹山县通过精心挖掘圣水贡茶历史文化,擦亮武当山茶品牌,持续扩大竹山硒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竹山县的茶产业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推动更多茶农致富,并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竹山的茶产业不仅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更是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载体。在未来的发展中,竹山县将在茶旅融合上深耕细作,让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等相结合,推动经济、文化与生态的有机融合。竹山硒茶,这杯富硒之珍,将带领更多游客走进竹山,享受一场身心放松的茶香之约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