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月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赴武汉市开展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调研工作。调研的重点在于通过进一步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推动武汉市文
3月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赴武汉市开展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调研工作。调研的重点在于通过进一步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推动武汉市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王忠林在调研中明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文化思想,通过文化赋能经济、经济带动文化的双向作用,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学”的实践路径,加速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江汉区的民众乐园,已有105年历史的老建筑引起了王忠林的关注。作为武汉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民众乐园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王忠林走进民众乐园,仔细查看老物件,包括戏票、演出服饰等历史文物,并详细了解乐园的历史沿革及建筑特点。他强调,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要注重传承,更要与时俱进,避免因单纯的保护导致资源浪费。市区两级政府要在保护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建筑活化利用,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生机,将其历史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城市生活相结合。
在武汉关,王忠林步行察看了周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情况。武汉关作为武汉的历史地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见证了城市的变迁。王忠林指出,历史遗址承载的是城市的记忆,任何一处历史建筑的改造都不能忽视其文化底蕴。在改造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敬畏历史的心态,慎重处理每一处建筑的修缮,确保其历史特色不被破坏。特别是具有特色的建筑格局和肌理,要在保护的充分展现其独特的城市魅力。
在江岸区的咸安坊,王忠林深入了解了这一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街区。咸安坊自1933年建成以来,便是武汉重要的历史街区之一,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如今,咸安坊已经发展成一个集文化、社交、办公、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活区。王忠林表示,历史街区的保护要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同时在高度、形态、体量和风格上保持一定的控制。要注重保留传统的“里、巷、弄、堂”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旅名片,让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
在黎黄陂路,王忠林访问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并认真察看了展览的布局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情况。随后,他又参观了万里茶道博物馆,深入了解武汉在红色文化保护方面的工作。他强调,武汉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遗址承载着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要加强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不仅要做好革命文物的传承,还要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时代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在听取汉口历史风貌区保护建设情况的汇报后,王忠林指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武汉要坚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明确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做到历史的传承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辅相成。王忠林特别强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并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认定工作,摸清文化家底,做到保留与更新并行,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改造中得以完整保存。
王忠林还提到,要强化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武汉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要善于挖掘文化传统中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潜力。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到经济活动中,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的内涵,也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特别强调,武汉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打造出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王忠林指出,武汉市要立足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积极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战略,系统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相关部门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机制,为武汉文化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此次调研,王忠林进一步明确了武汉市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他强调,政府需要采取创新措施,在确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推动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以文化带动城市发展,推动武汉走向更高水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