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从五年前赵姐在庙会上买了包中药,她便开始了每天固定熬制黑汤的养生生活。街坊邻居常常夸她虽然年过六十,却看起来像四十岁的人,活力十足。渐渐地,她也越发觉得自己选
自从五年前赵姐在庙会上买了包中药,她便开始了每天固定熬制黑汤的养生生活。街坊邻居常常夸她虽然年过六十,却看起来像四十岁的人,活力十足。渐渐地,她也越发觉得自己选择的这种养生方式是对的,砂锅中的苦味仿佛成了健康的象征。可是随着冬季的到来,赵姐开始频繁出现咳嗽的症状,本以为是普通的寒冷引起,于是她就将当归黄芪等药材加量使用。但不久后,赵姐的咳嗽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有血丝。直到有一天,她的儿子强烈要求她去医院检查,结果CT片上的白斑让医生不禁叹气:“何首乌伤肝,关木通损肾,您长期服用这些中药,已经超出了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原本以为中药能为自己带来健康,没想到却带来了伤害。她这才意识到,长时间依赖中药,可能也并非如想象中那般无害。长期服用中药究竟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呢?
一、长期喝中药真的没有副作用吗?
在大众眼中,中药似乎拥有“天然、无副作用”的光环。很多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甚至以为长期服用中药是保持健康的最佳方式。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虽然很多中药材都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但其性质、作用和副作用各不相同。盲目地认为中药完全无害,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以马兜铃酸为例,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肾毒性和致癌作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国家药典已经明确将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列为禁用药材。长期服用中药可能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健康风险。
更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中药越多、效果越好。实际上,中药的剂量和疗程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盲目增加药量不仅不会提高疗效,还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了避免中药对身体的负担,建议长期服用中药的人,每服用2周后休息2天,服用超过3个月的人应每月休息一周。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药物积累对身体造成的副作用。
二、如果出现这6种症状,需及时检查
对于长期服用中药的人来说,了解身体的反应非常重要。以下这6种症状如果频繁出现,应该引起高度警觉,并及时就医检查。
1、肝肾功能受损
中药进入体内后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如果长期服药,肝肾可能承受过大压力,导致其功能逐渐受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肝肾衰竭等严重疾病。体内的器官功能异常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一旦有不适,及时就医检查十分必要。
2、脾胃功能异常
一些中药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出现问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往往会伴随其出现。如果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出现这些不适感,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避免脾胃受损。
3、神经系统异常
有些中草药可能通过血液作用于神经系统,长期服用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这些症状如果反复出现,应考虑停药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4、心悸和血压波动
许多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心悸、胸闷、血压波动等症状是较为常见的表现,尤其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疾病的人来说,这些问题应格外留心。
5、容易疲劳
服用中药后,部分人可能会感到异常疲劳,甚至有持续的虚弱感。这是因为中药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和能量的流失,影响整体的体力水平。若长期感到疲惫,最好暂停服药并向专业医生咨询。
6、口干舌燥
一些中药在过量服用时,可能会影响口腔黏膜的健康,导致口干舌燥的现象。即使大量饮水,也难以缓解。若出现这种情况,需警惕中药剂量是否过多,及时调整用药。
三、合理用药的三大原则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中药,下面三点原则需要特别注意:
1、避免辛辣、冷饮和油腻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葱、蒜和羊肉等,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等,都不利于中药的吸收。服用中药期间,应尽量避免这些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
2、合理的药物配伍
中药的配伍和炮制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专业中医师指导。合理的配伍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增强药效。切勿随意混合不同的中药,确保用药的科学性。
3、病愈及时停药
中药与西药不同,中医提倡“治病即止”。如果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应及时停药,避免过度治疗导致新的健康问题。长期不当服药可能会让身体的负担加重,反而影响康复。
虽然中药以其天然的特性在不少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在服用中药时,必须根据医生的指导,避免盲目服用。任何药物的使用都需要谨慎,过度或错误使用都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及时观察身体变化,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保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