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熊导航 >   正文

四川深山中的觉姆生活:一个特殊的修行之地

导读: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深山中,有一个被称为亚青寺的尼姑庵。位于白玉县的亚青寺,四面被巍峨的雪山围绕,海拔超过4000米,环境异常险峻,地理位置也非常偏远。即便如

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深山中,有一个被称为亚青寺的尼姑庵。位于白玉县的亚青寺,四面被巍峨的雪山围绕,海拔超过4000米,环境异常险峻,地理位置也非常偏远。即便如此,这里却住着两万多名女修行者——觉姆们,她们的修行生活是那样简朴、艰苦,但也充满了宁静和安详。

 

亚青寺的存在源自一个简单而深远的理念:为女性提供一个专注修行、远离世俗干扰的地方。这座寺庙由藏传佛教宁玛派的高僧阿秋喇嘛于1985年所建,旨在为藏区女性提供一个清净的修行空间。阿秋喇嘛希望这些女性能够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宁静,不再为外界的事务所扰。

尽管这座寺庙与外界隔绝,生活条件也相对简陋,但它依然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修行者。亚青寺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它更是一片神圣的净土,吸引着渴望洗净铅华、寻求心灵安宁的修行者们。

 

亚青寺的生活节奏异常严苛而有序。觉姆们的日常从清晨四五点开始,穿上红色僧袍,便开始了一天的修行。清晨的佛堂内,大家一起念经、冥想,静心修行,这样的早课有时会持续数小时。接下来,大家要分头去做农活,种菜、挑水、翻土等体力劳动,下午则学习佛经,参加导师的讲解。晚上,大家还要进行晚课,整个白天几乎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修行生活的艰苦不止体力上的劳动,心理上的挑战更大。每年一次的百日闭关,是这座寺庙修行的一项重要。觉姆们需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全天候进行打坐、念经,摒弃所有的外界干扰。这样的闭关生活,磨练的是她们的心性和毅力,也帮助她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法的内涵。

 

寺庙里的饮食也非常简单,通常是糌粑、酥油茶、土豆等,肉类食物几乎没有。觉姆们的生活非常简朴,但她们都接受这一切,并乐在其中。她们中有的从小信仰佛教,渴望出家;也有的因为人生的种种困境而来到这里,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方向。在这里,她们舍弃了世俗的一切,剃发、弃俗,摒除一切与外界的联系,只有一颗纯净的心来专心修行。

在亚青寺这座庙宇中,修行并不仅仅是念经打坐那么简单。为了保证这两万名觉姆的生活井然有序,寺庙的管理非常严格。亚青寺的管理体系分为多个,每个洲都有人负责日常事务,确保觉姆们遵守规矩、保持纪律。在这些管理者的帮助下,觉姆们可以在严格的纪律中修行,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秩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其中,晚上禁止购物的规定尤为引人注目。乍一听,这个规矩似乎有些不合常理。毕竟,晚上谁会去购物呢?这一禁令背后,正是寺庙对修行者心灵的深刻考量。夜晚是修行的黄金时段,觉姆们需要在此时进行冥想、打坐,任何物质上的干扰都会影响修行进程。寺庙地处偏远山区,夜间的安全问题也让寺庙管理者决定实行这一禁令。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寺庙希望修行者减少对物质的依赖,培养觉姆们的自律精神和耐心。她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精打细算,不再把购买物品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是专注于精神上的升华。

为了确保规矩得以贯彻,寺庙设有纪律检查员,专门巡查夜晚是否有人违反禁令。长期的严格管理使觉姆们逐渐适应了这种节制生活,她们的心态也变得更加纯净,不再对物质世界产生过多的依赖。

 

除了严格的修行生活,亚青寺每年还有一些节庆活动,给修行者带来一些精神上的调剂。例如,每年12月到1月中旬,寺庙会举行观音八关斋戒法会,觉姆们会聚在一起念经祈福;3月中下旬,纪念阿秋喇嘛的祖师祈供大法会;4月的极乐法会,祈求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而5月中旬的丹斯度嘎尔活动,带有浓郁的藏族文化特色,觉姆们会上台表演传统舞蹈,甚至邀请当地人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觉姆们的修行生活,也增强了她们与外界的联系。尽管修行的生活极为艰苦,但这些活动为觉姆们带来了欢愉和希望,提醒她们,即便在深山的寺庙中,也能保持一份与世界的联结。

 

亚青寺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首先是物资匮乏,尽管觉姆们习惯了简朴的生活,但两万多人的需求量仍然巨大;其次是寺庙的条件简陋,木屋年久失修,冬季寒冷;现代年轻人出家的热情不高,如何吸引新一代的修行者,也成了寺庙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寺庙管理者已经开始着手改善生活条件,扩大住宿空间,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并希望通过现代化手段,如开设在线课程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修行者加入。这些举措的实施需要时间,寺庙的管理者也明白,一切都需一步一步地来。

 

亚青寺,这座隐秘在雪山深处的庙宇,以其独特的规矩和生活方式,承载着两万多名觉姆的修行梦想。它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磨砺的地方,但也是一片净土,帮助人们洗净世俗的尘埃,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