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我国商用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行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与机遇。2024年,市场需求低迷,运输价格持续下行,这导致了商用车市场表现的不稳定与震荡。面对行
随着我国商用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行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与机遇。2024年,市场需求低迷,运输价格持续下行,这导致了商用车市场表现的不稳定与震荡。面对行业深度调整,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如何应对行业中的困境,成为全产业链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业内普遍认为,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化合作将成为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
3月26日至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湖北十堰举办了以“开辟新赛道 汇聚新动能 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此次会议采用了“1+1+6+N”的创新模式,集合了闭门会议、开幕式主旨报告、六大主题分会场及多个配套活动,旨在为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多维度的讨论与交流平台。
会议期间,行业各界人士对我国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与建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5年中国商用车创新技术成果,30项创新技术在新能源、智能网联、轻量化、节能及安全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彰显出我国商用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进展。
在开幕式暨主旨会议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指出,产业转型应紧紧围绕三大路径展开:一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转型升级;二是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三是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多方共赢。苏波强调,只有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商用车产业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闭门会议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也从技术演进的角度分析了商用车产业的未来趋势。他认为,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技术的推动下,商用车企业应侧重技术创新、模式变革以及体系化能力建设,这将为商用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绿色转型:低碳与新能源并行
自“十四五”以来,我国在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商用车的电动化进程得到了加速。在电池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扩展的推动下,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突破53万辆,年增长率达到28.9%,市场渗透率已升至17.9%。其中,轻型商用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轻客销量超过24万辆,占比接近45%。更令人关注的是,新能源重卡领域的销量也取得了显著突破,年销量达到8.2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40%,这为电动商用车在多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技术路线方面,纯电动、换电、氢燃料电池等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特别是在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渗透下,部分新能源商用车的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会议期间也提出,商用车电动化政策应推动技术路线的共同发展,完善充电站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氢能源内燃机技术的进步。
为了应对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瓶颈,苏波指出,要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商用车的推广应用,并强调应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推动市场化进程。他还提出,要优化传统燃油车的节能环保水平,同时加快淘汰高排放的老旧车辆,以实现更为高效的资源利用。
二、智能化升级:从单车智能到群体智能
随着商用车的运营环境日益复杂,其高负荷、高风险的特性使得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迫切。李克强在会议中提到,通过“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商用车在干线物流和城市配送中都能实现更高效的运作。例如,头车智能领航、后车自动跟随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风阻,减少能耗;云端实时调度货源与路径,减少空驶率,提高运输效率。他强调,这一转变将推动商用车行业从“单车智能”向“群体智能”迈进,开启商用车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为了加快智能化进程,李克强指出商用车企业需要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特别是在车规级芯片和线控底盘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方面取得突破。他还建议,车企应与芯片企业合作,优先开发商用车专用计算平台,以满足实时控制与高算力需求。建立“研发--量产”的闭环体系,加强智能驾驶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推动“中国标准”的智能驾驶体系落地。
除此之外,智能网联的核心技术也亟需突破。李邵华在演讲中指出,商用车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未来将通过加速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进一步推动技术的创新与产业的转型。
三、国际化布局:开辟海外市场新蓝海
尽管国内市场需求有所放缓,但我国商用车出口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4年商用车出口量高达90.4万辆,同比增长17.5%。这一趋势表明,国际化布局已成为中国商用车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在此次会议上,付炳锋深入分析了中国商用车出口的潜力。他指出,随着欧盟新能源转型进程的推进以及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的释放,中国商用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付炳锋也提醒,商用车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不同市场的技术标准、法规和本土保护政策等多重挑战,因此必须强化海外布局,建立本地化运营体系,推动跨国合作,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邵华也提到,中国商用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环保节能领域的优势,有助于其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多机会。他也指出,商用车出口的增长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应关注本地化发展,以确保可持续增长。
总结
商用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绿色转型、智能化升级以及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国商用车产业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通过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多重路径,我国商用车行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