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在全球市场的交付量遭遇显著下滑。据保时捷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显示,全球销量为71470辆,同比下降了8%。其中,最为引人关
2025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在全球市场的交付量遭遇显著下滑。据保时捷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显示,全球销量为71470辆,同比下降了8%。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中国市场,保时捷在该市场的交付量仅为9471辆,同比骤降42%。这一表现反映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面临的重重挑战,也为其未来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考量。
保时捷方面解释,这一销量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的经济形势持续紧张,以及品牌在销售策略上更加注重价值导向,致力于平衡供需关系。尽管如此,保时捷仍在其他地区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在北美市场,保时捷交付了20698辆新车,同比增长了37%,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去年因进口延误造成的部分车型交付滞后。而在其他海外及新兴市场,保时捷的表现也较为积极,交付量同比增长了6%。欧洲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保时捷在非德国地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0%,而德国本土市场的交付量则同比下降了34%。
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保时捷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分布。2025年第一季度,北美市场成为保时捷最大的市场,占其全球交付量的约29%。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占比仅为13%,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第二大市场地位大幅下滑至倒数第二位。这一变化无疑暴露了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困境,也反映了全球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
在各车型的具体表现方面,保时捷的新能源车型占比持续攀升。2025年第一季度,保时捷的全球交付量中,约38.5%为新能源车,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为25.9%。其中,Macan成为了保时捷最畅销的车型,共交付了23555辆,其中超过60%为纯电动版本。这一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巩固了Macan在保时捷车型中的重要地位。Panamera的销量也表现不俗,同比增长了27%,交付量为7769辆。相比之下,911、718、Taycan以及Cayenne等车型的销量有所下滑,特别是Cayenne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8%。
对于Macan的表现,保时捷方面表示,这款车型的纯电动版本不仅满足了市场对环保和智能化的需求,还帮助公司在电动化进程中取得了突破。Matthias Becker,保时捷销售与营销执行董事会成员,表示,未来保时捷将推出包括两门跑车、运动型轿车和运动型SUV在内的多种驱动方式,以迎合不同市场和客户群体的需求。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滑坡,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近年来,中国本土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崛起,给外资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智能化方面,中国消费者对智舱、智能驾驶等功能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使得保时捷在这方面的相对滞后成为了其面临的一个挑战。相比之下,像小米SU7 Ultra等新兴电动车品牌凭借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性能,正在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针对这一问题,保时捷已开始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保时捷正在与中国智能驾驶公司地平线进行合作,计划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保时捷的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早在2023年11月就与地平线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合资公司酷睿程,计划在未来的智能驾驶领域共同发力。据了解,保时捷纯电动版Cayenne将在2025年底于美国市场首发,进一步彰显了保时捷在电动化领域的雄心。
尽管保时捷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不断发力,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量下滑仍然表明,保时捷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中国市场的低迷无疑是保时捷销量疲软的关键因素。保时捷需要更加精准地平衡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以及区域市场策略的调整方面,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展望保时捷的战略重点将围绕电动化和智能化展开。Matthias Becker在展望2025年时表示,保时捷将加强与各大销售区域的合作,灵活调整产品策略,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与此保时捷还将坚持“价值优先于销量”的战略,力求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保时捷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调整,扭转中国市场的销量困境,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量下滑对于保时捷来说是一次警醒。保时捷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中,亟需面对来自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严峻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通过创新和战略调整恢复品牌竞争力,将是保时捷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