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熊导航 >   正文

问界M9以全维突破刷新汽车安全上限,C-IASI超4G认证实至名归

导读:4月10日,一则消息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广泛关问界M9成为历史上首款在中保研C-IASI中斩获“超4G”安全认证的车型。这项荣誉不仅是对车辆本身硬件与智能系统的高度

410日,一则消息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广泛关问界M9成为历史上首款在中保研C-IASI中斩获4G”安全认证的车型。这项荣誉不仅是对车辆本身硬件与智能系统的高度认可,更是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迈向世界前列的重要象征。在这项被誉为汽车安全金标准的严苛测评中,问界M9分别在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三大核心安全领域,均获得最高等级的G+(优秀+)评价;与此还获得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G级评价,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维领先,成为当之无愧的全能选手。这一成果,既是问界M9研发团队持续攻坚的结晶,也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设立了新的安全基准。

中保研C-IASI标准之严格在业内素有盛名,尤其是在2023年最新标准实施后,其维度新增至39项,涵盖结构完整性、碰撞响应和智能安全系统等方面。面对这一挑战,问界M9并未止步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防护,而是在智能化、系统化的全车安全逻辑上做到了滴水不漏。从车辆的ADB自适应远光灯到LKA车道保持系统,再到集成式防碰撞平台,问界M9凭借满分成绩通过辅助安全全部,充分展现了其在--三维交互环境下的超高适应性和前瞻性设计理念,也让其在智能安全领域稳稳坐上教科书级示范的宝座。

问界M9所展现出的安全性能,不仅体现在实验室中的碰撞数据,更内嵌于其核心构造与工艺创新。车辆采用笼式结构与潜艇级安全材料,构建出八横五纵的增强型框架,并在关键部位大量使用强度高达2000MPa的热成型钢,形成立体防护的乘员舱金钟罩9000吨压铸一体成型车身工艺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车体整体强度,也减少了连接处的弱点,进一步优化了碰撞能量的分散路径。而在碰撞发生后的保护措施方面,问界M9全车配置9个安全气囊与16处安全点,涵盖从头部到膝部的多个人体关键区域,搭配全天候运转的BMS电池云端管理系统,实现了从结构到电控的全流程安全闭环,真正将安全理念深植于每一寸细节中。

 

值得一提的是,问界M9并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事后防护,而是在事前预判上做出了更深层次的技术延伸。车辆搭载的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已实现120km/h高速场景下的精准刹停,大大提升高速通行的主动安全性。而ESA紧急转向辅助系统的首次搭载,则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在处理突发规避动作中的决策能力已达世界领先。尤其是后向防误踩系统的引入,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让车辆在复杂城市道路与泊车场景中同样游刃有余。这些前瞻性的技术集成,构成了问界M9“预判式安全体系的核心,全面拓宽了智能安全的边界。

从安全系统的构建到用户体验的升级,问界M9始终将科技作为理念输出的第一通道。在智能大灯系统上,它实现了百万像素级的光毯迎宾,不仅提升了夜间可视范围,更通过灯光行为预警行人与其他车辆。在智能座舱方面,问界M9搭载了鸿蒙生态系统,建立起人车一体的交互体验,语音、手势与自动导航协同作用,使驾驶者得以专注前方,而非繁琐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这些智能体验并非孤立运行,而是深度嵌入整车安全框架中,构建了人在其中,系统在周围的立体守护网,使得智能科技不再只是噱头,而是实打实的生命保障。

问界M9能够在中保研中取得如此瞩目成绩,绝非偶然。正如赛力斯汽车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希望每一位使用问界M9的用户,都能在每一个场景下感受到安全的确定性。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承诺,更是问界M9对用户信任的回应。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品牌尚在续航智能之间寻找平衡,而问界M9已经迈出了智能+安全并驾齐驱的关键一步。此次4G”安全认证,既是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也预示着中国品牌在全球智能汽车竞争中,开始扮演定义规则而非跟随者的新角色。

,问界M9在安全技术上的全面突破,既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信心,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全新的技术坐标。在车内安全、行人保护、辅助系统、维修经济性四大维度全面领先的基础上,它所传达的不仅是产品实力,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科技伦理的坚持。正是这种高度统一的价值观与技术实践,才让问界M9有资格成为全能标杆。随着智能汽车不断向更高阶发展,问界M9的成就无疑将被视作一个里程碑,引领中国智能汽车在全球安全标准之路上,坚定前行。

内容